粮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,牵动亿万国人的心。今年以来,全球粮食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,国内粮价也面临着上涨的压力。但是,从当前春耕生产形势看,我国粮价上涨空间有限,总体温和可控。
今年粮食可望稳产
决定粮价涨跌的,归根结底,在于供给。我国粮食去年总产11424亿斤,连续8年增产。农业部要求今年粮食稳产1.05万亿斤以上,从春耕形势看,这一目标可望实现。
目前,水稻播种顺利,小麦长势良好。为了保证水稻播种,今年*财*首次专项安排1亿元资金,支持早稻主产省试点流水线育秧,以推广水稻机插,促进双季稻播种,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、直播稻面积较大、基本苗不足等问题。由于大力倡导流水线育秧、代耕代种,各地双季稻恢复态势较好。而且,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。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,今年早稻可达8800万亩,比上年增加170多万亩;越冬小麦3.4亿亩,增加75万亩。目前麦苗整齐,长势较好,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,将再获丰收。
影响粮食生产的还有气候。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,今年春耕期间,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,气温回暖慢,气候条件差于去年;东北、西南旱情持续,华北、黄淮、江淮、华南部分地区出现春旱,影响冬小麦返青和起身拔节;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,对油菜生产不利,影响早稻播种育秧。不过,去年那种大范围连旱几个月,随即旱涝倒转的极端气候,今年再现的概率很小。即使今年再现,由于各地水塘大清淤,农业生产所受影响将显著降低。
总的看,今年春耕生产开局总体顺利,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丰收。这将对物价上涨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。
种粮成本总体可控
左右粮价的还有种粮成本,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农资成本,如果是流转来的农田还包括租金成本。当前我国种粮成本总的形势是:人力成本趋降,农资供大于求,规模摊薄地租。种粮成本的下降,也将对粮价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农业部数据显示,今年全国杂交水稻可供种3.4亿公斤,需种只有2.7亿公斤;杂交玉米可供种17.6亿公斤,需种只有11亿公斤。截至2月末,仅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,就储备化肥7038万吨,可满足全国80%以上的用肥需求。农资供大于求,价格竞争激烈,上涨空间有限。不利因素是,“用工荒”推高工人工资,国际油价维持高位,可能拉高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价格。高油价也会提高农机作业成本。不过,国际经济持续低迷,油价恐难维持高位;机械化高效作业,大规模种植,不仅可摊薄地租,也可摊薄燃油成本。
当前,全国各地都面临用工短缺,工价连年攀升,但种田用工成本实际上在下降。为什么呢?一因机械化种田,二因简易化耕作。
据农业部统计,截至2011年上半年,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约为2.07亿亩,已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.2%。大户种田,几乎全程机械化。比如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农民黄金太,流转了2000亩地,买了23台农机,从播到收,全用机械。很多农户虽然是自家种田,但家中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,农活主要靠六七十岁老人料理,普遍采取简易化耕作模式。在南方水稻产区,如今很少有人插秧,绝大部分直接撒播:下种季节,打下除草剂,直接撒稻种,连育秧、拔秧、插秧都免了。1亩田,1个人,半小时就撒完了。实际上,由于机械化代耕服务日益普遍,很多农户虽然田没有流转出去,但播收都用机械。北方小麦主产区,几乎100%机播、机收。
机械化耕作,使种粮的用工成本大幅降低。以插秧为例,步进式和乘坐式插秧机作业效率,分别是人工栽插的11.5倍和30倍;机抛效率是人抛的25倍,是人力插秧的120倍。水稻机械化插秧和常规人工栽插比,每亩综合节本30元以上,增产5%以上。
库存雄厚足以调控
粮食库存雄厚将对抑制粮价上涨起到重要作用。
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量达到40%,远高于国际17%至18%的粮食安全警戒线。为保障粮食供给,我国实行“米袋子”省长负责制、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。连年增产、高储备、省长市长负责制,使我国粮食不仅够吃,还可应对突发灾变。粮食高储备,不仅打压了囤粮炒作,减轻了粮价投机性上涨的压力,而且使*有足够的实力,从容调控粮价。全球粮食产量创新高,库存增加,也有利于国内粮价稳定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去年末报告,2011/2012年度,全球粮食总产将达23.23亿吨,创历史纪录,同比增长3.5%;期末库存5.113亿吨,较上年度增加1000万吨。
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小麦库存都比较充足,供应有保证。虽然玉米供给偏紧,但自2009年以来,国内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已达60%,涨势料难持续。去年我国玉米同比增产8.2%,而且由于小麦、玉米价格“倒挂”,小麦开始替代玉米,大量充作饲料,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。
因此,从当前春耕形势看,不管国际粮价如何波动,如果不出现大的灾害,国内粮价将有可能小幅上涨,但总体平稳可控。
来源:经济日报